布隆迪的奥运记忆
2021-09-03 23:20

  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及其闭幕式上的“巴黎八分钟”,点燃了各国民众对奥运会和奥运精神的热情。很多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奥运“记忆”,布隆迪关于奥运的“记忆”有哪些呢?

  时针拨回到25年前,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23岁的布隆迪人维努斯特·尼扬加伯(Vénuste Niyongabo)正在5000米的赛道上奋力拼搏。这位赛前仅参加过两次5000米比赛的运动员,与身边实力强劲的肯尼亚选手相比毫无优势。谁知在最后一圈,这位赛前并不被看好的选手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超过了所有竞争者,奇迹般地创造了历史,也成就了布隆迪迄今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

  熟悉尼扬加伯的人都知道,5000米并不是他的强项。比起5000米,他更擅长1500米,曾获得199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1500米铜牌。正所谓“术业有专攻”,1996年的他正处在职业巅峰期,临时更改参赛项目无异于拿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开玩笑。然而,尼扬加伯放弃参加1500米比赛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尼扬加伯的队友科维泽拉也是一位1500米运动员,他一直渴望能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然而在他竞技状态最佳的时候,布隆迪尚未成立奥委会。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布隆迪终于可以组队参赛,科维泽拉才迎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而这也是他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机会。

  为了让队友圆梦,尼扬加伯主动放弃了同科维泽拉争夺1500米的奥运参赛资格,转而参加了自己并不擅长的5000米比赛。但谁都没想到,这位临时“改行”的尼扬加伯为布隆迪斩获了历史上第一枚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枚金牌。尼扬加伯的这一选择既成全了队友,也成就了自己,可谓两全其美,完美诠释了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唯一遗憾的是,1996年的布隆迪仍处在内乱之中,尼扬加伯的家人以及大多数布隆迪人都没能通过广播或电视见证他夺冠的高光时刻。但无论如何,这是属于战乱中布隆迪人的荣耀时刻,为布隆迪那段灰暗的国家记忆平添了一抹亮色。

  这枚25年前沉甸甸的奥运金牌,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这份关于奥运的珍贵记忆,至今仍鼓舞着布隆迪人民。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布隆迪健儿依然驰骋在赛场上。布隆迪青年体育中心在此期间也举行了奥运主题活动,鼓励布隆迪青年人投身体育运动,铭记体育精神,加强民族团结。虽然布隆迪体育场馆并不多,运动设施有限,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布隆迪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的追求。在布隆迪的大街小巷、山间草地,时常能看到结伴晨跑的人群、赤足踢球的少年,“加强运动、强健体魄”已成为布隆迪全社会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也是增进中布两国人民友谊的重要途径。驻布隆迪使馆连续多年每年举行“中国大使杯”篮球友谊赛、羽毛球友谊赛和乒乓球友谊赛,每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与布足球队举行男女混合足球友谊赛。使馆还向布很多体育健儿颁发了奖项,表彰他们为中布体育合作和民间友谊做出的贡献。布前总统恩库伦齐扎热爱足球,使馆率领的“旅布中国人足球队”与恩库伦齐扎前总统所在的“哈利路亚FC”球队进行过多场友谊赛,大大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运动场上,肤色与文化迥异的人们因为体育聚集在一起,并肩奔跑、呐喊、挥汗如雨,书写着中布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国际奥林匹克精神的佳话。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